作為工程師,職稱評審是事關職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而重慶中級職稱破格評定條件則是評審中的關鍵要素之一。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剖析重慶中級職稱破格評定條件的內涵和重要性,為您解答職稱評審中的種種疑問。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2021副教授職稱評定條件?
高等學校副教授須有本學科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扎實的專業(yè)基礎和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及時掌握本學科國內外的學術發(fā)展動態(tài);參加科學研究、技術開發(fā),能提出有較大意義或學術價值的科研課題,并取得有較大社會和經濟效益的研究成果,公開發(fā)表、出版有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著作、藝術作品、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具有擔任科研課題組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的能力;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在教育教學改革、教學研究或實驗室建設方面起骨干作用,成績顯著,具有指導碩士研究生或青年教師的能力,能擔任教學、科研等方面的組織管理工作;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國語獲取信息和進行學術交流;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敬業(yè)精神。
一、學歷(學位)、資歷條件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博士后流動站期滿合格人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1年,經考核符合本資格條件,可認定副教授或副研究員資格。
2、獲得博士學位,取得講師或助理研究員資格后,受聘講師或助理研究員職務2年以上。
3、獲得碩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yè),或獲得雙學上學位,取得講師或助理研究員資格后,受聘講師或助理研究員職務5年以上。
4、大學本科畢業(yè),取得講師或助理研究員資格后,受聘講師或助理研究員職務6年以上等。
評定標準:高等學校副教授須有本學科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扎實的專業(yè)基礎和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及時掌握本學科國內外的學術發(fā)展動態(tài);參加科學研究、技術開發(fā),能提出有較大意義或學術價值的科研課題,并取得有較大社會和經濟效益的研究成果,公開發(fā)表、出版有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著作、藝術作品、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具有擔任科研課題組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的能力;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在教育教學改革、教學研究或實驗室建設方面起骨干作用,成績顯著,具有指導碩士研究生或青年教師的能力,能擔任教學、科研等方面的組織管理工作;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國語獲取信息和進行學術交流;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敬業(yè)精神。
重慶市出臺了哪些優(yōu)惠政策吸引髙層次人才?
為壯大重慶市髙層次人才隊伍,更好地適應重慶經濟社會發(fā)展和我國西部大開發(fā)需要,重慶市委、市 *** 于2000年出臺了<引 進人才優(yōu)惠政策規(guī)定 及相應的實施細則。重慶市引進人才的重點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 士、博士生導師、博士以及其他確有特殊專長或技能并為這個市 所急需的髙級人才,其專業(yè)重點是生物工程、電子信息、金融、旅游以及機械、化工、冶金、建筑、食品、生態(tài)與環(huán)境、農業(yè)新技 術、新材料技術、機電一體化、外經外貿、衛(wèi)生、體育、社會、科 學、藝術等。
所引進的各類髙級人才,在重慶市行政區(qū)域落戶的均可享 受以下優(yōu)惠政策:可自愿選擇適合自己專長的單位,不受編制和 工資總額限制;本人及其配偶、子女系農業(yè)人口的可辦理“農轉非”;需擔任專業(yè)技術職務的中青年人才不受崗位數額限制;有 突出貢獻的可破格晉升專業(yè)技術職稱;引進帶有髙新技術成果的人才,其成果可作為無形資產參與轉化項目投資等。
民國時期的奇女子中,你最欣賞誰?
民國是個大師輩出的時代,民國也是一個奇女子輩出的時代。文有張愛玲林徽因,武有施劍翹鄭蘋如,影有阮玲玉胡蝶,唱有孟曉冬周璇
......
可如果非要我選一個最崇拜的,我卻要選擇一個不聞達于世人的奇女子,在說出她的名字之前,先給大家看一本書的題詞。這本書1933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林森、于右任等題詞,孫科、戴季陶作序,這本書的名字叫《康藏軺征》,作者就是我的答案——劉曼卿。
在民國漢藏關系史上,以“漢 *** 之兩重資格”,主動 *** 單騎入藏,使南京與 *** 上層取得直接溝通,雙方的政治關系得到改善;抗戰(zhàn)期間,發(fā)起組織民間團體入藏宣傳抗日,使西 *** 眾對于團結抗日、共赴國難有所認識,“一個弱女子任以四萬萬人所不勝任之任”者,唯有劉曼卿一人,不愧“五百年不遇的奇女子”的稱號。
(劉曼卿像)
一、劉曼卿的之一次入藏
劉曼卿(1906-1941?),藏名雍金,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出生于 *** *** ,其父劉榮光(又名劉華軒), *** 人,曾為清朝駐藏大臣秘書,擔任漢藏文翻譯,多次往返于北京和 *** 之間,其母為四川康定一代的藏族。1912年,居家遷往印度大吉嶺,1918年遷回北京。劉曼卿求學期間,先學師范后學護士,“旨在回歸 *** ,提倡改良康、藏女界生活,以期漸次促于文明”。
因精通漢、藏、英等多門語言,1928年冬,劉曼卿受邀擔任五臺山堪布羅桑巴桑的翻譯赴南京見蔣。在寧會談期間,劉曼卿表現的從容大方,尤其是其對藏事頗有研究,深受戴季陶和蔣的賞識,破格被聘為行政院文官處一等書記員。就職期間,劉曼卿遇到了她一生的摯愛格桑澤仁,也遭遇到了她一生中更大的情感打擊,自此劉曼卿發(fā)誓再也不涉足愛情。
(劉曼卿與格桑澤仁、劉曼云一家的合影)
正在其為情所傷之際,1929年川邊甘孜地區(qū)發(fā)生了一件事,使得南京亟需選派代表赴藏溝通,劉曼卿借此機會正式向文官張古應芬主動提出入藏調查。
(劉曼卿入藏申請書)
國府很快就批準了劉曼卿的請求,1929年8月1日(一說7月15日),劉曼卿由南京啟程進藏,文官處二等書記官孔黨江村(藏族)以“ *** 調查員”的身份隨同前往,取道重慶、成都、康定、昌都,沿川藏線入藏。1930年2月28日,劉曼卿到達 *** 。一個月后土登嘉措在羅布林卡格桑德吉宮殿之一次接見了劉曼卿并破例為其摩頂。5月25日,土登嘉措再次會見了劉曼卿,正式向其表達了其“傾心內向”的態(tài)度。
英人對吾確有誘惑之念,但吾知 *** 不能失”;“吾所最希求者,即中國之真正和平統(tǒng)一……都是中國領土,何分爾我……兄弟鬩墻,甚為不值?!?/blockquote>1930年6月,劉曼卿離藏,轉到錫金、印度,于8月7日回到南京,向國府報告此次 *** 之行的成果。劉曼卿此行往返歷時一年,行程四萬里,不辱使命之功使得“與 *** 十余年不通文達之(土登嘉措),今已派有代表駐京”。
(當時報紙上對劉曼卿的報道)
劉曼卿回到南京,受到各界的熱烈歡迎, *** 褒獎備至,學界、女界、新聞界請她作報告,她在鮮花簇擁面前表現得很謙虛。后來,她把旅途日記整理成書《康藏軺征》,也就是我們開篇提到的那本書。
劉曼卿的后三次進藏
1932年5月,劉曼卿奉命再次入康藏調查。這一次她不愿再經四川,而是改走海路,取道越南到云南,準備從云南進入 *** 。由于當時康藏戰(zhàn)事影響,交通受阻,劉曼卿在云南停留多月并沒有進入 *** ,也沒見到土登嘉措。1935年,劉曼卿又因外祖母喪事只身赴藏,但因為其終點在四川康定,并沒有真正進入 *** 。1936年,劉曼卿根據對康藏教育的調查編著成《邊疆教育》一書,其目的在于說明邊疆問題的重要性。
(《邊疆教育》1937年商務印書館)
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劉曼卿意識到前線打仗,要依靠后方、邊地的安全,也為了向藏地人民宣傳抗日之決心,在云南、重慶等地組織康 *** 士發(fā)起了”康 *** 眾抗敵赴難宣傳團“、”西康民眾慰勞前線將士代表團“,赴各地慰勞宣傳。1938年12月,劉曼卿受命再度入藏,取道緬甸、印度,幾經周折,于1939年2月2日又回到了 *** 。宣傳團在 *** 積極宣傳抗日,活動達四個月之久。1939年6月7日,劉曼卿一行離藏,帶著”可表示遙遠后方之西 *** 眾自動敬慕抗戰(zhàn)將士之熱忱“的110多匹氆氌返回麗江。
(藏文版《義勇軍進行曲》曲譜)
1941年,劉曼卿將 *** 同胞捐助給抗日將士的屋子帶回重慶?;氐街貞c后劉曼卿身體已經十分虛弱,不久因病在重慶巴縣一處鄉(xiāng)間宅院去世,年僅35歲。
由于種種原因,這個回答只能寫到這了,如果對她有興趣,可以找一本她的傳記看看。
施劍翹,樓下有人回答過了。真正讓人佩服的是這女子的執(zhí)著,說大白話,就是一根筋,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萬擊還堅韌,這女子的執(zhí)著與堅韌少有人能比得上
。
施劍翹的父親施從濱兵敗于孫傳芳,被孫傳芳斬首于蚌埠車站,示眾三日。死訊傳來,年僅20歲的施劍翹就立志為父報仇,手刃仇人。 一開始施劍翹將報仇的希望寄托在堂兄施中誠的身上,畢竟施中誠也在警界擔任要職,但隨著官越做越大,施中誠為了以后的前途,反復勸解施劍翹打消報仇之念,施劍翹一怒之下,與堂兄斷絕關系,不再來往
。
后來施劍翹一腔熱血感動了同鄉(xiāng)人施靖公,施靖公答應幫施劍翹報仇,施劍翹遂下嫁與他,遷居太原,在等待報仇的日子里,自己的生活也要繼續(xù),施劍翹先后生下了兩個兒子。后來施靖公做到了旅長,跟他的老同學施中誠一樣,官越當越大,膽越來越小,對于施劍翹報仇的催促,施靖公是一拖再拖,遙遙無期。施劍翹何等剛烈,遂與施靖公一刀兩斷,攜兩子回了娘家。
同年,施劍翹有感于十多年間空付出許多心血而父仇未報,眼看自己年華見老,壯志難酬,吟詩“翹首望明月,拔劍問青天”,并從此由“施谷蘭”改名為“施劍翹”。后來機緣巧合下,得知孫傳芳每個周三都會到居士林聽經禮佛,于是施劍翹隨后化名“董慧”,委托一位女居士介紹加入了居士林。并印制遺囑和《告國人書》,便于到時撒放。
一切順利,施劍翹在佛堂朝孫傳芳連開三槍,當場擊斃,一時舉國轟動?;I謀十年,青春不在,依傍他人都不頂用,一切還得自己來,男人做不到的,女子未必就不行。誰說女子不如男?請看揚眉劍出鞘!
后來,施劍翹受審時說:父親如果戰(zhàn)死在兩軍陣前,我不能拿孫傳芳做仇人。但他殘殺俘虜,死后懸頭,我才與他不共戴天。
壯哉,奇女子也!
隨著社會文明的開放和發(fā)展,民國的優(yōu)秀女子一時百花齊放。在這眾多優(yōu)秀女子中,從綜合的角度來講,我更為欣賞林徽因!
在當前社會,我們越來越關注一個人綜合素質的發(fā)展。而民國時代的林微因,在眾多女子當中,我以為是綜合素質更高的一位。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不僅包括文化知識,專業(yè)學識,還包括交際和道德修養(yǎng)等。
為社會廣為流傳的民國四大美女中,對林徽因的評價是才貌并重,這可見林徽因除了美貌,還是一位才女。在文化上,林徽因的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繪畫都成績斐然,著名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至今仍讓人贊不絕口。此外,她還精通英語,翻譯上的成就也令人咂舌,《中國建筑史圖錄》就是林徽因用英文撰寫的作品。
在專業(yè)成就上,林徽因的貢獻是在建筑上,她和自己的丈夫梁思成開創(chuàng)了中國現代建筑的先鋒,新中國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被贊譽為中國著名建筑師。
在感情婚姻上,林徽因與徐志摩、金岳霖之間愛戀關系成為一段傳奇。而林徽因與梁思成走進婚姻則 更是一段佳話,與梁思成的結合既是得父母意的秦晉之好,又有西式愛情的浪漫自由?;楹?,更是與丈夫并肩在建筑領域,夫妻二人共創(chuàng)的建筑成就為世人所知為歷史銘記。
在社會交際上,林徽因曾有著名的“太太的客廳”一說,林徽因交往的人都是當時最精英的一批文人學士——政治學家張奚若、經濟學家陳岱孫、物理學家周培源、文學家胡適、社會學家陶孟和、國際政治專家錢端升、哲學家鄧叔存、美學家朱光潛、詩人徐志摩、哲學家金岳霖、作家沈從文……都是在不同的學術領域的重量級人物,真是往來無白丁啊。
總之,作為一個女人,林徽因集美貌、愛情、婚姻、學識、智慧于一身,兼通文理,學貫中西,在各大文化和學術領域取得世人皆知的成就,實在是了不得了。因而,綜合素質更高的林徽因在后人的評價中也極高,有人說林徽因標記著一個時代的顏色,深以為然。
說到民國時期的奇女子,筆者腦海中之一個跳出來的名字便是“施劍翹”,這個女子可謂之傳奇中的傳奇,她完全詮釋了一句古語: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她究竟做了什么事兒?咱下面細細道來:
話說在1935年11月13日下午3點半,地點是天津衛(wèi),一個曾經的大軍閥孫傳芳照例到“居士林”禮佛燒香,這天下午一切老樣子,孫傳芳在進香后還虔誠的禱告了一番,口中念念有詞,隨后跪拜叩頭準備退出佛堂回家,但是就在此時,一個黑影從旁邊閃過,同時一只冷冰冰的槍口對準了孫傳芳的后腦勺,砰砰砰三聲槍響后,孫倒在了一大片的血泊中開始抽搐了起來,片刻后便咽了氣,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的侍衛(wèi)便把這個行兇人按到在地,定睛一看,竟然是一位女性,沒錯,她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施劍翹。
可為何這名女子要刺殺孫傳芳呢?此事還要從1925年說起,在這一年一個叫做施從濱的奉系軍官被殺,施從濱當時是奉軍第二軍軍長,他當時和身為直系的孫傳芳在安徽交戰(zhàn)被俘虜,爾后孫傳芳殺害于蚌埠車站,并且被暴尸三日,于是這一天,施從濱的女兒年僅20歲的施劍翹便下了一個毒誓,一定要手刃孫傳芳,為父親報仇。于是,十年后的這一幕便在天津上演了,施劍翹親手殺了她的仇人-孫傳芳。
最后的結局也比較神奇,民國 *** 并沒有以殺人罪處決施劍翹,最后還將其釋放,她1979年病逝于北京,享年74歲。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重慶中級職稱破格評定條件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重慶中級職稱破格評定條件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歡迎大家多多關注納才網職稱評審平臺。
評論已關閉!